服务支持

科学养猪


肥育猪的生长发育有何规律?

猪的生长和发育是两个概念。生长是指生猪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数量变化,如肌 肉、脂肪、骨胳、皮毛的不断增长,体重的不断增加,体积的不断扩大,体躯向长高的发展;而发育是指体组织器官和性机能由不成熟到成熟,其机能由不完善到断完善,组织器官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但生猪的生长和发育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过程,在生猪的生长同时均伴随着器官和机能的发育,两个过程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的。我们在了解猪的生长发育规律的基础上,一方面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肌肉,脂肪、皮毛和骨骼等组织的变化给予相应的饲料营养;另一方面可以确定凭的适宜屠宰体重。猪的生长规律。

 (1)体重的绝对增重是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变化的 一般是慢一快--慢的趋势。正常的饲养条件下,初生仔猪体为1.0~1.2公斤,7日龄内增重为110~180克;2月龄体重为17~20公斤;日增重为450~500克;3月龄体重为35~18公斤,日增重为550~600克;4月龄体重为55~60公斤,日增重为700~800克;6月龄体重为70 ~ 100公斤,日增重为700克左右。

(2)机体组织生长特点,骨骼在4月龄前生长强度最大,随后稳定在一定水平上;皮肤在6月龄前生长最快,其后稳定;肌肉在体重70公斤前生长最快, 其后稳定;脂肪的生长与肌肉刚好相反在体重70公斤以前增长较慢,70公斤以后增长最快。综合起来,就是通常所说的“子猪长骨、中猪长皮(指肚皮),大猪长肉,肥猪长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规律,在猪增重呈上升趋势时,尽量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采取适当的饲养管理方法,促进其生长发育,

 (3)猪体化学成分变化规律 随着年龄的增长,猪体内蛋白质,水分及矿物质含量下降,如体重10公斤时猪体组织内水分含量为73%左右,蛋白质含量为17%; 到体重100公斤时,猪体组织内水分含量只有49%,蛋白质含量只有12%。 初生仔猪体内脂肪含量只有2.5%,到体重100公斤时含量高达30%左右。我们可以利用幼猪含水量高、低脂肪和成年猪含水量低,高脂肪的生长规律,在前期促进生长,减少饲料消耗。

商品肥育猪划分哪几个阶段?如何确定各阶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法, 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依据商品肥育猪的生理特性,我国通常用饲养标准将其分为20~60公斤和60~ 90公斤两个生长阶段,国外和南方猪饲养标准分为20~35公斤、35~60公斤、60~ 90公斤三个生长阶段。

(1)肥育猪体重20~60公斤阶段的生理特性体重20公斤左右的猪,其机体各系 统组织和器官的生长发育及功能很不完善,特别是消化系统的功能还不能完全发挥作用,此时的全部营养必须全部从饲料中获取。体重20公斤以上的猪,正是生长发育最旺盛时期,平均日增重为200~400克,但分泌的消化液不但量少,而且成分不全,限制了某些饲料的消化和吸收;胃的容积小,一次性不能容纳很多的食物;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正处在逐步完善阶段。因此,在此阶段,我们必须提供优质的、易于消化吸收的饲料,并加强管理,改善养猪的环境条件,以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2)肥育猪体重60~90公斤阶段的生理特性体重达到60公斤的肥育猪,其身体各部分的机能发育完善,消化系统得到很大发展,对各种饲料的消化能力和各种营养的吸收均有根大的提高;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功能逐渐完善,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温度、湿度等变化的适应能力大大加强。在这个时期,肥育猪生长很快,平均日增重均在500~700克以上,最高可达800克。因此, 必须提供充分满足肥育猪生长的营养需要。

猪皮肤泛红的原因(营养和药)

目前,许多养猪户都认为,能够使猪皮肤泛红和排出黑粪的饲料是好饲料,否则,就不受养猪者的欢迎。为了能够正确认识这一问题,而不因片面追求某一外观表现导致不良后果,现就此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1.猪皮肤泛红的营养原因
 1.1 高铜   高铜制剂的促生长效果已是一致公认的。Cromwell等(1985)对不同饲料铜浓度所进行的研究表明,铜在饲料中的含量在200-250mg/kg之间达到最佳的促生长作用,可提高仔猪日增重5%-10%,单位增重托料可减少4%-9%。目前的研究认为,高铜的作用机理包括:活化胃蛋白酶,调节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减缓肠道粘膜上皮更新速度,与抗生素作用的叠加效应等。

  由于铜与锌、铁、锰等微量元素有肠道中竞争抑制吸收的相互作用,在饲料中添加高铜水平时,适当提高其它微量元素的添加量。建议在铜的添加量为200-250mg/kg时,锌、铁和锰在仔猪料中的添加量分别为130,120和40mg/kg可满足这些微量元素对仔猪的生长需要。

  由于铜和抗生素(如阿散酸、卡巴多)的增效互补作用,许多养猪者和饲料生产商错误地理解高铜的促生长作用,因而经常在饲料中添加30Omg/kg以上的铜,有些甚至高达700mg/kg。这些人认为高铜可以使猪皮肤泛红和粪变黑,为了这些非生产性指标,在饲料中不惜添加高量的铜、锌、铁、锰等,以及有机砷制剂。

1.2 几种微量元素的复合   铁、铜、硒、锌、钴等几种微量元素有维持正常造血机能和组织结构的作用,如果缺乏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肌营养不良等症状。因此,必须在饲料中提供足量(不是超量)的相应微量元素,才能增强机体的造血机能,改善血液循环,改善组织和度下的营养状况。但由于铁、铜、锌、钴之间的竞争抑制吸收作用,不能单纯提高某一种元素在饲料中的添加量,这就提高了饲料的成本,并带来了环境污染和产品成分蓄积的不良后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利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整合物等添加到饲料中。杭州汇能生物技术公司研制的“红皮肤”正是这样一种产品。据介绍,它能够“增强机体造血机能,促进血液循环,使皮肤红润光亮”。此产品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为每千克饲料200mg。

1.3 维生素B3缺乏   泛酸缺乏会导致猪的毛稀疏、皮肤发红、皮炎及贫血、尿中带血等症状,可通过外观判断。

  2 猪皮肤泛红的用药原因   有机砷制剂如对氨基苯胂酸(阿散酸)和洛克沙生等除了具有抗生素作用外,还具有增进色素沉积,使皮肤红润和毛色光亮的作用。根据国内外的资料,阿散酸在饲料中的添加量为每千克饲料55-99mg。微量元素铜等的添加对阿散酸具有增效作用。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厂家生产销售有机砷制剂,但其通过猪粪排出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3 小结   营养和药的采用均可导致猪皮肤泛红,但如果仅为追求皮肤泛红或猪排黑粪,从营养角度上是毫无意义的,而且对消费者及环境都没有好处。另外还容易造成饲料的氧化酸败等。

全期母猪营养饲养重点

生长阶段 生产目标 饲喂量(体重90-130公斤) 营养标准(NRC)   注意
  后备母猪 1.日龄220~240天 2.体重130~150公斤 3.P2背膘1.8~2.0㎝4. 体型分3~3.5 1.2.6-3.2公斤/天 2.配种前两3.5-4.0公斤/天以促进催情排卵 ME:3000-3050卡/公斤CP:15-16%  第三次发情配种
   怀孕母猪 1.出生活仔猪11头/窝2.个体出生重: 1.35公斤/头3. 体型3.5-4分4.孕期0-100天 1.后备怀孕母猪:2-2.5公斤/天 2.经产怀孕母猪:2.25-2.5公斤/天 ME:3000-3050卡/公斤饲料CP:15-16% 1.怀孕前期0-30天,喂量不宜高2.中期30-60天,喂量增加改善体型及肌肉纤维数3.待产前14天,提高喂量以维持体型及仔猪出生重
  哺乳母猪 1.断奶活仔猪10头 /窝,7公斤/头2.体型维持3分 1.哺乳早期日增加0.5-0.6公斤饲喂直到5-6公斤/天 ME:3250-3300卡/公斤CP:18% Lysine:0.9-1.0% 哺乳后期要提高采食量,甚至任食,以保持体型维持断奶后正常发情
   断奶母猪 断奶后5-7天内发情参加配种 3.5-4.0公斤/天 (营养值) 同怀孕母猪 如果母猪体型太瘦(3分以下),可饲喂乳猪料以快速恢复体

断奶仔猪腹泻

秦皇岛的一位先生问:断奶仔猪腹泻,背部弓起,腹部鼓涨,饮食正常,逐渐死亡,   请问怎么样治疗?
断奶仔猪腹泻后营养不良可引起背部弓起比较常见,但腹部鼓涨并不多见。涨的原因可能是消化不良引起的气涨、也可能是腹膜炎引起的腹水,也可能是由于肠炎引起肠道闭锁,当然不排除结肠狭窄的可能。若气源性请用胃肠力通(肠道畅通时),或新斯的明治疗;若腹膜炎,请放穿剌放出腹水后用大剂量的青、链霉素治疗;如结肠狭窄,建议立即淘汰,否则,生长极慢。

规模化猪场群体预防措施

1 隔离消毒 规模化猪场的生产区与外界严格隔离开来。凡进入生产区的工作人员要更衣、换鞋(有条件的可先沐浴),用0.1%新洁尔灭洗手,紫外线消毒10min后,方可经消毒液要保持一定的数量和有效浓度,并每天更换。进入生产区内的车辆、用具等要严格消毒,生产区内用具禁止外借。猪肉及其制品一律不准带入生产区内。猪体、圈舍及生产用具等每半月消毒1次,疫病流行季节每星期消毒1次。猪群采取全进全出,每次调拨后空圈舍、过道及时打扫、消毒,圈舍空关一星期后才能进猪饲养。消毒药物可选用过氧乙酸、百毒杀、除菌净等。

2 环境卫生 保持规模化猪场环境卫生是防止二次感染的有效措施。生产区内要种植树木花草,美化环境。卫生固定专人负责,保持清洁。管理好粪便,减少环境污染。夏季加强灭蚁蝇工作。猪场禁止饲养狗、猫等小动物。老鼠繁殖季节在安全地带定期投放鼠药.消灭老鼠,控制疫病传播。

3 免疫,驱虫 免疫接种是防止疫病流行的最佳措施。但疫苗的保存及使用不当都有可能造成免疫失败,因此规模化猪场要严格按照疫苗的保存要求和使用方法进行保存、使用,确保疫苗的效价。免疫接种可根据猪场周围疫病流行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按照目前安阳市疫病流行情况可根据表l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同时经常进行免疫抗体测定工作,保证猪群维持有效的抗体水平。


表1 猪常规免疫程序

免疫时间     疫苗名称                 用法用量        备 注
仔猪
20日龄         猪瘟疫苗                 肌注1头份      疫病流行时可提前至喂初乳前
    35日龄    仔猪副伤寒疫苗            肌注1头份  
    60日龄    猪瘟丹麦肺疫三联苗        肌注1头份      育肥猪到此为止
后备母猪
   150日龄     猪伪狂犬病灭活苗         肌注1头份      限于后备公母猪首免
   220日龄     猪伪狂犬病灭少苗         肌注1头份      加强
   3~5月份春配前 乙脑疫苗 肌注1ml  
   不论季节配种前 细小病毒疫苗 肌注2头份
     猪瘟疫苗 肌注2头份  
种公猪及空怀母猪
                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   肌注2头份      种公猪半年接种1次
母猪分娩前2~4周 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苗 后海穴注射1头份  
  30日龄~成年猪   肌注3ml 每年10月接种
 基本猪群每次空怀时要用左旋咪唑、虫克星等驱除体内外寄生虫,仔猪60日龄及120日龄左右驱除1次体内外寄生虫,确保猪群健康。

后备母猪饲养管理方案

目  标:成功培育后备母猪,更新繁殖母猪群,提高繁殖母猪效率。
选择依据:良好的健康状况
         优良的品种性能
         健壮的四肢
         足够有效的乳头数
         高产母猪的后代
购买:在配种前45──60天购买,要有至少15天的隔离适应期。
饲养:群体饲养,占圈面积每头至少0.66M2/头。
     肥瘦母猪须分圈饲养。
     每头母猪限饲2—3公斤妊娠母猪料。
     配种前10—14天,给每头母猪增加饲喂量至3—3.5公斤,配种后恢复。
配种:初情期:150—200日龄。
     诱情:可用调圈、合圈和成年公猪刺激的方法。
     初配时间:初情后第三发情周期;体重105公斤以上; 225 日龄以上时配种。
更新数量:年更新头数=基础母猪数×年更新率。

能量的营养

能量在各种营养素中是最重要的,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 都以能量为基础。能量是猪饲料营养中用量最多的营养素, 也是缺口最大的资源。

1.能量的来源和衡量单位
   猪的能量来源于三种营养素: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 质。在测热器中测得的能量平均值:碳水化合物4.15兆卡/ 千克,蛋白质5.65兆卡/千克,脂肪9.40兆卡/千克。碳水化 合物和脂肪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热量与测热器中测得的热量 相同。蛋白质在体内不能充分氧化,每千克蛋白质在体内氧 化比测热器中测得的热量少1.3兆卡。 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都可以转变为热,因此在营养学中常 以热的计量单位衡量能。以"卡"(Cal)表示,即:1克水从 14.5℃升温到15.5℃所需要的热量。在生产中为计算方便 常用千卡(1000卡,kCal)或兆卡(1000千卡,MCal)表示。 近年来,国际营养科学协会及国际生理科学协会认为应 以能的衡量单位焦耳(Jonle简写为J)表示。一些欧美国家都 采用焦耳为饲养标准的能量单位。我国现行饲养标准中卡和 焦耳并用。卡和焦耳的等值关系如下:
1卡=4.184焦耳、 1千卡= 4.184千焦耳 、1兆卡=4.184兆焦耳
2.能量在体内的转化
 (1)总能 猪所采食的饲料完全氧化时所产生的热能,就 是这种饲料的总能(GE)。总能是在测热器中测得的。但总 能在评定饲料营养价值方面的作用不大,例如劣质饲料燕麦 秸杆总能是 4.5千卡/克,优质玉米是 4.4千卡/克,它们的总 能相同,但猪对它们的利用率不同,主要是受饲料中粗纤维和 灰分含量的影响而变化。
(2)消化能 饲料在猪体内经过消化,大部分营养物质被 机体吸收,未被消化吸收的饲料中含有能量,还有肠道中有微 生物,分泌的一些消化酶及脱落的细胞都含有能量,这些物质 由粪中排出体外,这些粪中的能量称为粪能。粪能是猪进食 营养素中损失最多的部分。饲料总能减去粪能就是消化能 (DE)。
(3)代谢能 消化能被吸收后;有部分蛋白质在猪体内不 能被充分氧化利用,形成尿素、尿酸经尿排出,尿中含有的能 量被称为尿能。尿能的损失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受蛋白质 影响,蛋白质品质较差或氨基酸不平衡,都能增加尿能。总能减去粪能和尿能为代谢能(ME),消化能减去尿能也是代谢 能(ME)。猪的代谢能粗略估计约为消化能的 96%。 反刍动物除了减去尿能外,还要减去消化过程中产生的 气体(甲烷等)。
(4)净能 猪在采食饲料后,由于营养物质代谢而有产热 增加的现象叫体增热。体增热的80%以上来自内脏。体增 热并不是恒定的,受饲料中营养素利用状况的影响,如蛋白质 品质不好,饲料中氨基酸不平衡,磷、镁等矿物质不足,饲喂次 数少等都能增加体增热。代谢能减去体增热就是净能。在反 刍动物和马等草食动物还应减去瘤胃或盲肠产生的发酵热。 净能是用于维持和进行各种生产的能量。维持部分的能 量用于基础代谢,保持恒定的体温。生产部分可贮存在组织 或产品中。
3.猪对能量的利用
每日摄取6.4兆卡ME,仅40%转化为产品,60%消化于 维持和合成,以废热形式损失。徐孝义(1987)总结猪的总能、 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的比率关系(%)为:100:89.34、86.67: 38.10,即总能的 38%,代谢能的 44%变成猪肉;转换效率不 高。对能量利用的效率取决于配合饲料的性质,猪对能量的 利用能力和饲料中的能量水平,能量水平低不能满足需要时, 猪的生产性能降低,表现在仔猪出生体重低,生命力弱,死亡 率高。育肥猪日增重下降等。能量水平过高同样不利生产, 妊娠母猪饲料中能量过高易在体内沉积过多脂肪,造成产后 采食量下降、泌乳量低,身体减重增加,易发生蹄病而被淘汰。 饲料中有效能占总能比例愈高,用于维持所占比例愈小,则纯 效率愈高。
对能量的利用除了猪体内的利用效率要提高外,还应提 高猪生产环节过程中的利用效率。许振英按我国猪的饲养标 准计算过能量:一头母猪一年两胎需要3176兆卡ME折合 1134千克饲料(2.8兆卡ME千克),两胎产仔20头,则每头 仔猪出生时即分摊160兆卡ME(56.7千克饲料),当少出生 或死亡一头即损失这么多饲料。如果年产一窝仔猪,虽节省 泌乳期饲料,但只有10头仔猪,则每头仔猪要分摊280兆卡 ME(82千克饲料)。如果母猪空怀一年就浪费700千克饲 料。相反如能年产2.4窝(28天断奶),初生仔猪出生时分摊母猪能耗从 160兆卡 ME减少到 115兆卡 ME。哺乳仔猪从 20天到60 天每头每天采食1.6兆卡ME,40天共64兆卡 ME,其间死亡一头损失160兆卡ME(第一天)到224兆卡 ME(60天)平均190兆卡ME。肥猪从15~90千克共需747 兆卡ME(250千克饲料),加上仔猪的224兆卡ME共971兆 卡ME(324千克饲料)。肥育期损失一头就意味着224兆卡 ME(第一天)到971兆卡ME(最末天)的损失。从运输到屠 宰期间体重每下降l千克就损失10兆卡ME。屠宰后检疫 不合格则损失近1000兆卡ME。从以上看出,如果提高生产 性能就能减少能量的浪费。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节约能量: 从空怀到年产两窝以上;每窝仔猪从 7~ 8头提高到 11~12 头;成活率90%以上;断奶期提前到4周龄;肥育猪生长正常 无死亡;屠宰前少掉秤;检疫合格;人工授精,减少公猪。

生长猪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一、生长猪25─60公斤阶段
   目的意义:减小猪只因饲料和环境条件改变产生应激的程度,实现猪饲养管理的平稳过渡,生长速度、饲料报酬达到最佳程度。
   ⑴由仔猪培育室转群来的生长猪按猪只的大小、强弱、种用和非种用、花色分舍分栏饲养。每栏饲养9─11头(大港式)、10─12 头(新舍)。要挂牌标出转入时间;对种猪还要注明品种。
   ⑵转群后一周内做好调教,使猪只采食、排泄、休息实现三定位。
   ⑶采用自由采食的饲喂方法,保持料槽中有足够饲料;每天上午和下午都要检查采食槽中饲料的情况,如饲料不漏或漏出过多都要及时处理,饲料如有浪费,或被猪拱出,或加料撒出要及时回收,杜绝人为浪费。
   ⑷每天要认真观察猪群采食、排粪和猪只的精神状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向兽医或技术人员报告,并及时处理。
二、生长猪60─90公斤阶段
   目的意义:采用合理的饲养方法,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耗料,达到最大的增重。
   ⑸饲料使用方法依⑶款进行,待用饲料要堆放整齐,以免售猪时被踩压、蹄带,使饲料污染,造成浪费。
   ⑹出售种猪时,要严格选售合格种猪;出售肉猪时,要本着全进全出的原则,80公斤体重往上的猪均可同圈出售。
   ⑺猪只出售后,要对圈舍进行及时调整,根据两圈头数基本相等、大小基本一致的原则进行。
   ⑻调群、出栏后的空圈要尽快冲刷干净,并清洗消毒备用。  
三、其他要求:
   ⑼认真填写异动表,协作技术员做好统计和技术工作。
⑽要认真观察猪群,发现病猪要及时与兽医联系治疗。

饲料生产中的新技术

畜牧业在最近二十年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变化越来越快。畜禽遗传基础的改善迫使饲料生产者生产出高质量的饲料以适应优质畜禽品种较高的营养需要量。对营养知识、环境问题以及伦理关系的深入理解,要求饲料生产者改变其生产程序。新添加剂如酶的使用就要求饲料生产者和设备供应商考虑使用低含量饲料的加工设计。本文对饲料生产技术、设备及操作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21世纪饲料厂进行了瞻望。

必须进行革新.要求饲料工业革新的原因很多。某些情况下,经济上无力竞争即要求生产者采用更有效的技术。其它情况下,政府机构的新规定迫使生产者作出改变。不管何种情况,在竞争性行业或商业中都要求采用新概念和新技术,而饲料工业自身要求改新的情况很少。

要求饲料生产革新的因素有政府法规、规章及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饲料添加剂及生长促进剂的使用,杀虫剂及其它化学物质在饲料及其产品中的残留。用于促生长作用的饲料添加剂有可能在将来某个时候被禁止使用。尽管由于使用添加剂而产生的抗菌性缺乏科学证据,但公众对此的认识可能足以取消现行添加剂的使用。

饲料工业可能不得不使用热灭菌过程来消除船运饲料微生物污染,这在所有欧洲国家都已执行,美国在以后几年也会采用这一政策。热灭菌过程消失不了真菌素,但诊断技术提高很快。降低真菌毒素的影响在技术上有望使饲料安全化。促进饲料工业技术改进的另一因素是环境问题,其中包括大气和水污染、动物废弃物处理及恶臭控制。人们普遍认为环境污染可通过提高饲料的利用而下降Kansas州立大学的研究表明,象适当的粉碎一样的简单技术能引起猪粪干物质和氮含量戏剧性下降。酶的使用,如植酸酶、纤维素酶和β-葡聚糖酶能提高动物对营养素的消化,降低废物处理难度。某些加工处理,如膨化、压榨、挤压和热液处理可提高营养素的使用。对饲料厂的常规要求是控制粉尘及暴雨污染。几乎某个州都应考虑油罐场的污染。一些州正加紧对燃汽泄漏的控制,这些控制在将来不可能减少。工业结构饲料加工工业的结构变化也导致生产方法的改变。工业上的合并导致老牌饲料公司生产能力和国际地位的增强。饲料生产者开始进行专门化生产。对潜在利益低甚至没有利益的饲料硒生产,取而代之的是局部要求的饲料。水产饲料和宠物饲料也随需要而生产。农业上的垂直联合导致生产单一畜种饲料的饲料增加,饲料厂的质量更多地依赖于环境条件而不是传统的畜禽饲养密度。合并在饲料工业上将继续存在。老的或效率不高的饲料厂将停产。饲料生产越来越集中到效率高的厂子许多人都不希望合并,但垂直联合将继续下去,另一现象是许多商业性饲料公司悄悄地自我联合,以确保他们饲料厂的销路许多公司经常检查它们的生产线以确定每个饲料厂生产最大利润的混合料。要有利润,一个饲料厂不可能生产出满足所有消费者的所有饲料,而必须从混合料中砍去一些无关紧要的产品。尽管农场饲料加工并不是过时的事,但许多生产者却发现,集中管理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同时让一些人干他们能干好的事。饲料生产者之间的联合对饲料购买的影响已使纯粹的生产者消失了。这种趋势必然会继续下去。生产规模的扩大有助于生产者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他的产品。加工过程控制/自动化加工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促进发生在饲料工业中的一系列变化。有效的技术使无人在职操作的饲料厂成为可能。问题是,是否有必要那样做,进入下一世纪,我们对自动化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这就要求目的明确、智力超群的管理者决定恰当的自动化程度。许多情况下,管理者以节约劳力为依据确定加工过程的自动化程度。事实上,管理者接管了饲料厂中最世俗的工作,但外界争论得越来越多的是饲料的品质和一致性。计算机能很好地胜任重复性工作,比如称重,可获得很高精度。计算机也能监视整个加工过程,作出控制决定。一个被指派多项工作的典型雇工很少能使机器达到它的使用极限。毫无疑问,随着饲料厂自动在程度的提高,管理者和雇员的水平都应提高。尽管饲料加工厂由少数雇员操作,但留住有水平的雇员其费用将会上升,这与节约劳力费用相反。当今很多饲料厂雇员不能进行自动化操作,有待重新培训或更换。自动化的最大优点可能是产生报表的能力,它能覆盖加工参数每分钟的状态、存货清单和每日使用情况报表、进出货报表、财务报表以及防止性维持项目、日程安排等事务性工作。我们处于信息时代,水平低的管理者会被信息压跨。在一些饲料公司,没有饲料生产经验的至执行官用于饲料生产管理。也有一些在其它方面有杰出表现的商业管理者来参与管理。很多情况下,他们是管理信息的专家。事实上,生产饲料、食品或轿车的公司很少有必然联系。按钮生产线要求希望保住管理职位的人必须学会管理信息以及加工过程和人。将来下一个世纪,非常多的添加项目将会影响到饲料厂怎样建以及如何管理。

·饲料成份 我们每个人都听说过遗传改良有机物(geneticallymodifiedorganisms,GMOs)在本世纪末,许多饲料厂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处理两种谷物来源,它们必须分别收购、贮存、粉碎及使用。将来多至四五种GMO谷物以及被要求证实保护的常规谷物可用于饲料工业。可以想象收购、粉碎、贮存空间配给以及品质鉴定时的混乱场景。现在正是饲料厂管理者考虑如何处理这一问题的时候,一旦等到需要证实保护的谷物已经火车运出,混乱就不可避免了。对现行饲料厂没有容易的解决办法,很可能需增加贮存及粉碎空间。在添加新的设施时,从一开始就应该设计得灵活些。例如,美国饲料工业常将谷物进行前粉碎然后用于配料及混合,而欧洲常使用后粉碎。如果称量后粉碎,问题就解决了。新型饲料厂应建成既能有效地进行前粉碎也能有效地进行后粉碎。除了GMOs谷物,新型副产品越来越多地用作饲料。有些来源于食品加工业,因而其成份有特殊性。在原料收购及贮存时,快速卸货及货物隔离在将来非常必要。如果饲料厂通过火车获得大宗原料,100节有效车厢是必需的。船运滞留期比火车运输晚15小时以上,则导致运费上升。很多情况下,公司已着手建设额外的贮存及快速卸货系统以期即时获得原料。隔离有效允许某一特定批次的原料营养素含量戏剧性下降。现行分析技术能在极短时间内检测出原料中某些成份含量。根据某一关键成份如蛋白、脂肪及水分的含量隔离存放,从而使配出的饲料更接近于给定动物的营养需要,避免养分浪费。显而易见这要求饲料厂贮存系统有很大的灵活性,专一原料的要求也同样如此。

·    粉碎 关于谷物粉碎并不十分讲究,但粉碎的结果对饲料收缩、混合性能、制粒品质以及动物生产性能与健康(溃疡)有戏剧性影响。尽管滚筒式粉碎机已成为趋势,但情况有些回转,锤片式粉碎机在短时间内不会消失。在欧洲,垂直轴锤片粉碎机代替了水平轴锤片粉碎朵。据报道前者有一个优点即不需要空气辅助,转轮能产生风扇的效果,迫使空气从粉碎室通过筛网。另外,垂直轴锤片式粉碎机对饲料混合不好(如后粉碎)饲料粉碎几乎是全自动化的,从选择正确的原料包到物流的自动启闭都必须考虑,甚至在无人看管时,粉碎过程也应考虑进行适当检测及控制。

·    分配系统 通常的分批称量系统技术很好,但有时很难保持,某些方面还有待提高。其中之一是在线革新,应经常检测测定蛋白质、某些氨基酸、脂肪、湿度、纤维素和淀粉等分学成份的仪器。对每批饲料进行检测是可能的,这样可极大地提高饲料成份含量精度。

称量精度是另一方面,有常量称量系统,在每批称量时使用失重而不是净重,这样可包括装运袋或装运罐中的成份。使用失重系统,可同时称出10或15份,这样可缩短批次之间的循环时间,提供连续性报告,且称量比常规更准确。1.0~1.5分钟的批次循环是必需的,可与将来短混合循环相配。

·    配合 对新型单一性畜种饲料生产厂是否有增大单个搅拌机容(12~15吨)的趋势很难说。我个人认为小型(2~4吨)短循环期搅拌由于其生灵活性及每小时的高产量还将有一席之地。如3吨的搅拌机,1.5分钟一个循环,1小时可产生120吨配合饲料,这在当今是可能的,将来可望达到1分钟一个循环。·制粒及其它热液处理 制粒在可预见的将来是不可替代的,但在制粒效率及制粒品质上还可改进。一些改革在当时是有效的,但很少能适合已有的饲料厂。下面是调质、制粒及冷却方面的一些趋势。

·调质时间控制器 每一个调质时间并不适合所有饲料,改进后可使调质时间变为可控变量,用轴速和/或拾物角即可控制。调质时间可根据饲料类型或所需颗粒质量而调。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调质残留时间对调质及颗粒质量均有影响,去年欧洲设备供应商在这方面有些革新,其中包括调质器角度、捕食角调整及蒸汽或粉碎Wiers。调质器基本上都安装在水平平台上。在调质器后部安上铰链,以抬高其前端,便于进出料喷管灵活使用,这样有可能对残留时间达到无限控制。常规情况下,调质开始时调质器成水平状态,一旦稳定后,即可倾斜至所需水平。新型号调质器在操作过程中捕食角均可调节,这种情况下,调节杆呈中空,随时可转动,当浆角达到标准值时开始制粒,稳定后浆角还能调节以增减残留时间。对调质器相对简单而有效的改进是安装平板以阻止蒸汽和粉料的逃逸,顶板可防止蒸汽没调质器溢出而不与粉料接触,底板可迫使捕食嘴抬高已调质完的粉料,这种情况下,药物残留很严重,因为每次均有50~200磅饲料留在调质器内,但有两种技术解决这一难题。

·    湿度控制 众所周知,制粒品质和生产率依赖粉碎的湿度及温度、湿度检测和控制系统很有效但必需提高精度和耐抗性。现在调节粉料的湿度就象调节其湿度一样简单。

·    制粒品质 工业上现在能做到以配方调节颗粒质量就象调节氨基酸、矿物质、能量等一样。颗粒品质不随物料成份线性变化,这点难度较大。随着数据增加,颗粒品质应可预见。

·在线滚动调节 这是一种有效但代价太高的调节方式,有关颗粒机的最新经验表明情况并不完全这样。与调质时间一样,单一滚动设置并不对所有物料均有最佳效果,在线滚动调节能解决这一难题。

·    制颗压力 由PCI设计的新型颗粒机蒸汽压力稍稍上升,粉碎温度就可上升至Z12°F以上,其制粒质量及肉鸡生产性能的初步结果令人鼓舞。现在生产机与样机一样可在1999年安装到肉鸡饲料厂。

·    通用颗粒蒸煮机(UPC) 通用颗粒蒸煮机的概念由Wenger制造厂提出。与颗粒机比,它更接近膨化机。但其产品呈颗粒状。使用UPC可获得非常好的制粒效果,在水生动物、雏畜料以及宠物饲料中均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膨胀机 高温短时调质机的要领在美国虽有变化但还可接受。颗粒质量有所提高,但动物的生产性能未见提高,而且维护和加工成本很高。另一问题是使用膨胀饲料影响猪的健康(溃疡)。一些公司正在探索热膨而不制粒的可能性。容重和流量还存在问题,但动物的生产情况等价于颗粒料。

·冷却机 逆向冷却机在新建的饲料厂应用很普通,但成品湿度控制问题还没解决。我认为将来的冷却机应装有湿度感应控制系统,能干燥物料就象冷却物料一样达到安全水平。这需要冷热两个带以及气流控制等。

·后制粒的额外应用
 后制粒面临的挑战是饲料中添加诸如植酸酶及其它热每感添加剂。另一挑战是在一吨饲料中均匀地添加25~50克活性物质,我们不能简单地象在1吨料中添加20~80磅油脂那种方式添加。现有许多技术革新费昂贵不能运用到现役设备,这在新设计和新建设中应考虑。失重系统、称带称螺喂食器均能控制颗粒流速,给出信号以便加入准确数量的添加剂。

植酸酶是低含量热敏感性添加剂的基础,其它酶、药物、维生素和生物制剂要求相似或更好的精度,我们现在就应作好准备。

·卸货和传输 饲料厂管理者与营养学家之间有许多矛盾。营养学家想给猪、火鸡一生配制12~20种不同饲料,肉鸡8~12种。大多数饲料厂管理者想给每种动物配制一种饲料。这是个两难问题。配方越多,饲料厂生产效率及生产量越低。一些公司生产出二、三种基础饲料,然后在出口处按不同比例混合以生产出满足动物各生产阶段的饲料,这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实际上却有难度。混合需要另外称重和额外配比,精度是一个问题,还可出现颗粒品质降级。成品混合均匀性至少应与基础饲料一致,这样有利于解决饲料厂高效生产和满足动物营养需要之间的难题。

小结
   预测21世纪饲料厂象什么很难,但有许多形式供选择。情况掌握得越多,越容易选择。毫无疑问,饲料厂将更多地与食品安全、环境问题,畜牧场生产效率及经济联系在一起。能生存下来的饲料厂必然是那些信息来源广泛的饲料厂,他们能根据期刊、周刊、杂志、交易会、报刊上有用的信息做出符合逻辑的决定,他们也根据欧洲的发展趋势来预测未来。

种公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及配种有关规定

种公猪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种公猪的配种能力,使种公猪体质结实,体况不肥不瘦,精力充沛,保持旺盛的性欲,精液品质良好,提高配种受胎率猪。
 一、种公猪的饲养
   种公猪的日粮标准要稳定,每日供应量2.75公斤,冬季每日供应量3.0公斤,每头每日加喂1枚鸡蛋,夏季每头每日喂青饲料1.5 公斤。
采用潮拌料,调制均匀,日喂3次,保证充足的饮水, 食槽内剩水剩料要及时清理更换。
二、种公猪的使用
母猪生产出仔猪的品种比例由销售人员会同技术人员讨论制定,依据生产仔猪的品种比例制定出配种计划原则;配种亲缘计划由育种人员制定,配种员根据计划选择公猪进行配种。
后备公猪年龄7.5月以上,体重110公斤时才可参加配种;配种前要有半月的试情训练,检查两次精液,精液活力在0.8以上, 密度中以上,才能投入使用,每四天配种1头次。成年公猪每三天配种1头次。
每天早晚分别试情1次,上班后1小时进行,试情单位的顺序不变;母猪接受爬跨进行第一次配种。间隔18─24小时再配第二次。配种方式采用重复配种方式;能够区分后代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双重配方式。
认真填写好母猪试情、配种、确妊记录表和公猪考勤表,为母猪确妊提供数据,每天要对母猪配种记录做整理,填好母猪配种记录。
妊娠检查,对配种后16─23天的母猪要进行试情观察,以初步确定其妊娠;对超过配种后30天以上的要进行孕期检查,进一步确定其是否妊娠。
三、种公猪的运动
  两天不参加配种的公猪,要场内运动800─1000米, 可以通过试情来完成。运动和配种均要在食后半小时进行。
四、精液检查
每月对公猪检查两次精液,认真填写检查记录。精液活力过0.8以上才能使用。对不经常使用的公猪再次使用前也要进行精液检查。
五、人工授精方法
加强人工授精工作,总结积累经验,提高技术水平。
 六、管理要求
  对公猪态度要和蔼,严禁恫吓;在配种射精过程中,不得给予任何刺激。
每天清扫圈舍两次,猪体刷拭一次,保持圈舍和猪体的清洁卫生;冬季铺垫褥草,夏季要做好防暑降温。
目标:全群母猪情期受胎率要求85%以上,每头母猪年产仔两窝,每窝平均总产仔10头以上,认真做好各种记录。
每季度统计一次每头公猪的使用情况:交配母猪数、生产性能(与配母猪产仔情况),并提出公猪的淘汰申请报告。
对三次发情仍未受孕的母猪,要及时提出淘汰请求,上交生产负责人处理。

种母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一)

一、配种准备期
   (目的:改善母猪体况,使母猪正常发情,排出质量保证的精子,做到适时配种,提高情期受胎率和受孕胚胎数。)
   ⑴二胎母猪断奶时要注射PMSG800─1000单位, 断奶母猪要按原单位返回配种或妊娠单位。
   ⑵每头母猪供应混合料2.5公斤,冬季供应3.0公斤,采用潮拌料,日喂三次,保证充足的饮水。夏秋季每天给青饲料2─3公斤。
   ⑶根据母猪体况(肥瘦)分圈,每圈饲养4─6头母猪,对于体况较差的母猪要特别标记,并在饲养时特别照顾,做好补饲催情,可供应饲料3.0公斤;过肥母猪可以减少至2.25公斤给量。
二、配种
   ⑷配妊单位饲养员在母猪配种完成后,要做好配种时间记录,为配合配种员观察发情做准备(将记录填写在母猪妊娠诊断记录表上)。
三、妊娠前期(配妊─怀孕80天)
   (目标:防止母猪流产,保证供给母猪充足营养,促进胎儿整齐发育)。
   ⑸继续执行⑵⑶款的规定,瘦弱母猪特别照顾。禁止使用发霉、冰冻饲料。
   ⑹在配种后16─23天,要认真观察母猪,防止母猪发生争斗或外界不良刺激,初步确定其是否返情,如发现返情要及时通知配种人员。
   ⑺在配种后70天将确定怀孕的母猪挂出预产牌。
四、妊娠后期(妊娠80天─107天)
   (目标:避免弱仔产生,使产出仔猪整齐一致)。
   ⑻每头母猪饲料供应量增加至2.75公斤,冬季给量3.25公斤,饲喂方法依旧。
   ⑼饲养员必须知道母猪预产期,如有错误,要及时核对;并按要求给够饲料,对体况依然较差的母猪给予特殊照顾。
   ⑽产前1周调入产房,携带产牌,不得赶得过急,不得惊吓;并对产栏和猪体进行消毒。
1. 组织拟定猪场兽医防疫卫生计划、规划和各部门的卫生岗位责任制;
2. 按规定淘汰无饲养价值的病猪和疑似传染病的病猪;
3. 组织实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及扑灭工作;
4. 对场内职工家属进行猪场卫生防疫规程的宣传教育;
5. 监督场内各部门及职工执行规程。
二. 兽医防疫职责:
1. 拟定全场的防疫、消毒、检疫、驱虫工作计划,参与组织实施,定期向主管场长汇报;
2. 配合畜牧技术人员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生产性能及生理健康监测;
3. 开展主要传染病及免疫监测工作;
4. 定期检查饮水卫生及饲料加工、储运是否符合卫生防疫要求;
5. 定期检查猪舍、用具、隔离舍、粪尿处理、猪场环境卫生和消毒情况;
6. 负责防疫、猪病防治、淘汰、死猪、剖检及无害处理;
7. 推广兽医新成果和新经验,有条件的可结合生产进行必要的科研工作;
8. 建立疫苗领用管理、免疫注射、消毒检验、抗体监测、疾病治疗、淘汰及剖检的各种业务档案。

兽医防疫卫生制度

一. 坚持自繁自养,引进猪种前调查产地是否为非疫区并有产地检疫证明,引入后隔离饲养30天,即时注射猪瘟及细小病毒疫苗;
二. 猪场不得饲养禽、犬、猫及其他动物,职工家中不许养猪;
三. 外来参观需经洗澡、换工作服、鞋并遵守厂内防疫制度;
四. 不准带入可能染疫的畜产品,兽医不准对外诊疗猪及其他动物;
五. 经常更换消毒池内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
六. 生产人员经洗浴、换工作服后方可进舍工作,工作服要定期消毒并保持清洁,严禁串岗;
七. 禁止饲喂发霉、变质及不清洁的饲料和禽需副产品;
八. 坚持每日打扫舍内卫生,保持料槽、水槽干净并每周一次用0.2%过氧乙酸、次氯酸钠消毒;
九. 猪场环境每周一次定期选用高效、低毒、广谱的药物消毒;
十. 猪群周转实行全进全出制,每批猪调出后,要进行冲洗、消毒并空圈一周;
十一. 产房要严格消毒,待产母猪进产房前体表、外阴、乳房,仔猪断脐要严格消毒;
十二. 定期驱虫,搞好灭鼠、灭蚊蝇及吸血昆虫等工作;
十三. 猪只及产品出厂,需经县级以上防检机构或委托单位出具检疫证明,出售种猪应包括疫病监测、免疫证明。
 疫情应急处理
一. 兽医及时诊断、调查疫源、根据疫病种类做好隔离、消毒、紧急防疫、猪病治疗和淘汰等工作,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处理、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二. 发生人畜共患病时,必须同时报告卫生部门,共同采取扑灭措施;
三. 在最后一头病猪淘汰或痊愈后,许经该传染病最长潜伏期的观察,不再出现新病例,并经严格消毒后,可撤消隔离或申请解除封锁。
 疫苗免疫程序
一. 产房:
1. 乳前免疫:产后小猪立即注射猪瘟疫苗两毫升(即两头份), 一小时后再 让仔猪采食初乳.
2. 仔猪在断奶时(平均24天)注射猪瘟疫苗1头份和萎鼻疫苗两毫升. 猪丹毒、猪肺疫、仔猪副伤寒各接种一次;
3. 母猪断奶下床前注射猪瘟疫苗1头份.
二. 育仔舍:
1. 仔猪断奶后15天注射萎鼻疫苗两毫升.
2. 仔猪断奶后30天注射猪瘟疫苗1头份.
三. 配种妊娠舍:
1.母猪产前4周和2周各注射萎鼻疫苗两毫升.
2.母猪产前3周和1周各注射仔猪腹泻(K88-LTB)双价基因工程菌苗1头份.
四. 季节免疫:
1. 猪瘟疫苗:公猪和后备母猪在春秋二季各注射1头份.
2. 细小病毒疫苗:后备公猪、母猪在配种前1个月注射两毫升.
3. 乙脑疫苗:种公猪, 后备母猪和上一年11月到今年5月的一产母猪 每年5月份注射1毫升.
4. 口蹄疫疫苗:每年的10月份,12月份和第二年的3月份给种公猪和种母猪以及育仔舍和育成育肥舍猪只按剂量注射. 但产房的母猪和哺乳仔猪不同时注射, 等断乳后再补。
5. 猪丹毒、猪肺疫:3月、11月种猪做免疫接种一次;

后备母猪不发情

后备母猪达8-10月龄时,由于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饲养管理不当,营养缺乏,体况过肥等,都会导致适龄后备母猪不发情。
防治:
1、对先天性生殖器官发育不良者或畸型猪应及时予以淘汰。
2、对营养缺乏的要增加日粮中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并加强运动。
3、对过肥母猪应减肥、减料或增加粗饲料,多喂青绿饲料。在日粮中添加3%氯化钙连喂数天,有减肥效果。
4、给母猪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500-1000单位或孕马血清200-1000单位。并用公猪诱情。也可用二者的合成品PG600,效果会更好。最好不用三合激素、雌激素之类,因为这样的激素,即使对母猪发情表现有帮助,也不能提高排卵数,对母猪多产仔无益。

育仔育成管理规程

目录
一. 总述
(一). 猪只育成阶段的工作要点
(二). 衡量指标
(三). 生产目标
(四). 基本责任
二. 每日工作程序
三. 每周工作程序
四. 环境控制
五. 猪群周转
六. 观察技巧
七. 记录
八. 猪群保健与疾病治疗
一. 总述
  (一). 猪只育成阶段的工作要点
   1. 猪只育成阶段包括从断奶到上市这一阶段;
   2. 在这一阶段, 猪只主要是生长发育, 一般来说, 小猪长骨, 中猪长皮, 大猪长肉, 肥猪长膘;
   3. 我们要尽可能控制各种可控因素, 给猪群提供一个干燥、舒适、温度适宜的生产环境, 更 大限度的发挥其生长发育的遗传潜力, 减少死淘, 减少或消灭疾病, 获得最佳增重.
  (二). 衡量指标 1. 日增重; 2. 饲料报酬; 3. 育成率.
  (三). 生产目标
   1. 育仔舍育成率95%; 育成舍育成率98%; 育肥舍育成率99%; 全期日增重570g.
   2. 全期饲料报酬1:2.8; 哺乳期饲料报酬1:0.44; 育仔舍饲料报酬1:1.9; 育成舍饲料报酬1:2.8; 育肥舍饲料报酬1:3.0. 3. 育仔舍转群重23Kg以上; 育成舍转群重55Kg以上; 育肥舍转群重90Kg以上.
  (四). 育成班工作人员基本职责
   1. 提供新鲜干净的饮水;
   2. 提供新鲜干净的饲料;
   3. 提供温暖、干燥、无贼风的环境;
   4. 遵守MD制度, MD制度即防疫制度;
   5. 病猪治疗;
   6. 种猪选择;
   7. 猪群周转;
   8. 作好各项记录, 要准确、清楚、及时;
   9. 死猪处理;
   10. 安全生产, 相互协作;
   11. 节约用水, 用料, 用电;
   12. 保护舍内设备, 及时维修.
二. 每日工作程序
   1. 洗手消毒换工作服, 进舍;
   2. 准备药箱, 带上圆珠笔、笔记本、记号笔, 查询并记住当天迪卡日;
   3. 进舍前更换消毒液, 将靴子消毒, 刷洗干净;
   4. 进入猪舍;
   5. 首先对舍内情况作一总体反应(冷? 热? 正常? 不正常? 味道?);
   6. 回顾死亡记录, 治疗记录和温度记录表;
   7. 观察猪只, 从最年轻的猪群逐渐到最大的猪群;
   8. 必须观察舍内每个圈内每头猪;
   9. 必须让每头猪都站起来;
   10. 观察每头猪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 背毛是否粗糙, 是否扎堆, 是否太热, 是否有脓包, 是否跛行, 是否太饿太渴;
 11. 分析每头猪不正常的原因, 对症下药, 予以处理, 也可以向兽医反映;
   12. 观察治疗过的猪只, 病情是否好转? 如何再处理?
   13. 检查饮水器, 看水源是否充足;
   14. 检查饲料品质, 要保证新鲜充足;
   15. 清除料槽内脏物, 调整给料量, 减少浪费;
   16. 这样观察每圈猪, 直到最后;
   17. 观察圈内打耳标的猪是否合格, 不合格者将耳标剪掉;
   18. 检查圈舍, 适当冲洗脏圈;
   19. 记录高低温度;
   20. 记录死猪耳号, 性别, 组别, 体重, 死因;
   21. 记录治疗情况, 用何种药物, 治疗日期及次数等;
   22. 拖走死猪;
   23. 清扫过道;
   24. 对全舍回顾, 若有问题, 要进行分析, 寻找解决策略;
   25. 作适当的设备维修处理;
   26. 其它特殊安排.
三. 每周工作安排
 星期一:
1. 日常工作;
2. 育成转育肥;
3. 腾空育成舍, 准备星期五接育仔猪, 了解转进育仔头数, 健康状况;
4. 完成本周即将出售肥猪的计划及存栏;
5. 完成周报.
 星期二:
1. 日常工作;
2. 准备育仔舍, 准备星期三仔猪的到来;
3. 注射疫苗.
 星期三:
1. 日常工作;
2. 卖猪;
3. 断奶
1) 与产房人员一起点数;
2) 检查不合格断奶猪;
3) 了解断奶猪健康情况.
4. 冲洗消毒育成舍空圈, 要求饲槽、圈栏、地面要用清洗机冲洗干净, 然后用火碱消毒.
 星期四:
1. 日常工作;
2. 注射疫苗;
3. 统一消毒.
 星期五:
1. 日常工作;
2. 育仔转育成, 注意个体数, 合理分圈(种猪、肥猪, 大、小, 胖、瘦);
3. 种猪初选.
 星期六:
1. 日常工作;
2. 冲洗圈舍.
  星期日: 日常工作.
四. 环境控制 包括温度控制和通风控制.
   (一). 温度控制
   1. DRT: 适合不同阶段猪只生长发育的理想温度.
   2. 上限温度: 当超过上限温度时, 猪只减少采食量以图降低体内产生的热量, 与外界高温平衡, 此时猪只表现为采食量下降, 增重缓慢.
   3. 下限温度: 当超过下限温度时, 猪只将摄入的能量等用于维持身体需要, 降低了猪只本身的生长发育速度, 此时猪只表现为采食量增加, 生长发育缓慢甚至暂停. 理想温度区是介于上限温度与下限温度之间的温度区, 不过不同阶段、不同品种的猪只理想温度区范围有所不同. 在此区域内温度, 猪只最大可能地将摄入的能量用于生产发育, 生产效率最高. 所以, 为了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率, 必须为猪只提供一个尽可能舒适的环境, 日常使用的DRT温控系统就是针对不同日龄阶段, 不同大小猪只的具体情况综合几种因素制定出的理想温度区.
   4. EET: 是猪只真正感受到的环境温度.
   A. 影响EET的因素:
   1) 地板类型;
   2) 空气流速;
   3) 舍内墙体湿度;
   4) 舍内地板湿度;
   5) 舍内猪只数.
   B. EET必须通过观察猪只行为表现才能知道它是否舒适(所以猪只观察是非常重要的).
   C. 有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确实在DRT范围内, 但猪只大多表现为扎堆, 这说明, 猪只的EET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不理想所致, 我们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D. 猪只散热的四种方法: 传导、对流、辐射、蒸发. 我们只有知道猪只的几种散热方法, 才能更好的控制环境, 获得理想适宜的温度环境.
   E. 举例介绍EET的计算
假如: 外界温度是85°F, 40%的湿度, 最大通风量,
   8 5
  - 1 0 (用于通风对流散热)
   7 5 EET
  - 1 0 (地面由于传导吸热)
   6 5 EET
  - 1 0 (由于潮湿蒸发散热)
   5 5 EET
   所以, 此时猪只感觉的温度只有55°
  F. 综上所述, 猪只散热的几种方法及影响EET的几种因素, 使我们应该清楚如何通过环境学控制EET达到理想温度区范围, 但EET不易测得, 只能通过观察, 这就需要我们借助DRT间接地将EET尽可能地趋近理想温度区.
  (二). 通风控制
   1. 何为通风? 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将舍内与舍外空气进行交换的过程.
   2. 通风的目的:
1) 提供氧气;
2) 驱除灰尘、臭气、臭味;
3) 降低温度;
4) 控制舍内温度;
5) 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3. 不正确通风会造成什麽结果? 僵猪增多, 增加死亡, 猪只抗病力减弱。 记住, 通风控制和温度控制是相辅相成的, 共同作用才能提供一个温暖、干燥、无贼风的环境, 供猪只生存。
   4. 我场育成设备环境控制的方法:
   1) 育仔舍
   A. 风道板可以控制进舍的外界冷空气的方向、容量;
   B. 风扇可以控制出舍空气的量;
   C. 暖气供热;
   D. 制冷系统启动后, 可以将进舍的外界新鲜空气制冷, 然后再进入猪舍。 在冬天, 要关掉制冷系统, 关上风道板, 使用暖气, 以DRT为依据, 控制风扇的关与开, 共同制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在夏天, 开启制冷系统, 根据情况使用暖气与地面加热系统, 以DRT为依据, 使用排风扇, 制造一个舒适的猪舍环境。
  2) 育成、育肥、测定舍 这三栋猪舍的设计是半开放式系统。 开放式或半开方式系统不宜控制猪舍环境, 受外界影响较大, 要密切注意外界环境的变化, 最好天天收听天气预报, 作防冷, 防热, 防湿, 防风准备(尤其夜间我地区温差较大)。 在夏天, 打开窗户, 关掉暖气; 在冬天, 关闭窗户, 使用暖气。
五. 猪群周转
(一). 猪舍设计与工艺流程(四周断奶)
news.jpg

3. 各区各舍在猪群周转中遵循全进全出, 从年轻到年老的原则,且每头猪有合理的占地面积.
   (二). 猪群周转
   1. 分群的目的
   1) 尽可能提供给猪只足够的占地面积;
   2) 尽可能减少应激;
   3) 尽可能创造一个适宜生长发育的环境.
   2. 分群
   1) 尽可能按原圈分群周转, 减少应激 (图示)
          产房 ∩∩∩∩∩∩∩∩∩∩∩∩∩∩∩∩∩∩∩∩
             \ /  \ /   \ /  \ /  \ /   \ /  \ /   \ /  \ /  \ /
         育仔舍 ∩  ∩ ∩ ∩ ∩ ∩ ∩ ∩ ∩ ∩
             \ /     \ /     \ /      \ /     \ /
         育成舍  ∩      ∩   ∩    ∩    ∩
             ↓     ↓   ↓    ↓   ↓
         育肥舍 ∩     ∩   ∩    ∩   ∩
有时我们不能做到一圈转一圈或二圈转一圈, 也应灵活做到:
                  ∩ ∩ ∩ ∩     ∩ ∩ ∩
                   \ /    \ /  或     /  \ /
                   ∩    ∩      ∩  ∩
  2) 公母猪分开;
  3) 对病猪要隔离饲养, 特殊照顾, 防止其发育受阻;
  4) 适时地可做大小调圈.
3. 周转
  A. 基本思想
   1) 全进全出;
   2) 冲洗消毒空圈, 育仔圈空两周;
   3) 转出的原因是要转进, 在转出前要明白转进多少.
  B. 育肥舍转出:
   1) 育肥舍猪群构成: 合格种猪、适合上市体重的肥猪、淘汰种猪、僵小肥猪.
   2) 空圈在转进前要冲洗消毒;
   3) 每周二--周五必须将要转出的猪群清理干净, 转出后, 冲洗消毒空圈, 等待下周一接猪.
  C. 育成舍转出:
   1) 每周一育成舍某区要转出, 空圈, 以便周五接收育仔舍转出的猪群;
   2) 转出前, 育成舍工作人员要明白从育仔舍要转进多少头猪, 计划需要多少圈, 需要腾出多少圈;
   3) 每周一转猪结束后, 立刻冲洗消毒空圈, 准备接收周五转进的育仔舍猪群.
  D. 育仔舍转出:
   1) 每周五育仔舍工作人员要转出一舍的猪只, 腾出一舍准备接下周三的断奶猪;
   2) 在接猪之前, 育仔舍人员要和产房人员一起查看断奶猪, 了解总头数、健康状况, 挑选不合格断奶猪头数;
   3) 猪仔转出后, 冲洗消毒空圈, 准备舍内设备、物品, 准备接猪.
六. 猪只观察技巧
   (一). 黄金原则 每天观察每圈内每头猪.
   (二). 猪只表现
         不正常     正常
         背毛粗糙    光滑
         不活泼     活泼
         饥饿      饱食
         跛行      行走正常
         扎堆      分布均匀
         张嘴喘气    呼吸正常
         猪群大小不均  均匀一致
         瘦小      肥胖
         脓胞
   (三). 技巧与方法 首先要能分清猪只正常与不正常的各种表现, 其次要明白猪只对环境舒适与否的反应表现.
    1. 早上入舍时, 静静地推门进去, 观察全舍猪只的表现;
    2. 每天要数一遍每圈内的猪数;
    3. 猪只是否均匀分布于圈里, 若不是, 原因何在? 潮湿? 贼风? 温度太低? 其它?
    4. 精神状态如何? 是否活泼? 当人走近时, 是否站起并走向人?
    5. 行走正常吗? 是否跛行? 患病吗?
    6. 同一组里同一圈里的猪是不是大小参差不-----齐? 弱小者是患病还是治疗不见效?
    7. 饥饿还是饱肚? 检查料槽;
    8. 是否都在饮水器前抢着饮水? 检查饮水器;
    9. 是否有咬尾猪? 有则进行治疗和隔离;
    10. 圈舍干净吗? 潮湿吗?
    11. 舍内冷还是热?
  (四). 环境控制好与否主要是通过对猪只的行为表现观察才得知.

七. 记录
   (一). 记录种类
    1. 猪舍栏位分配与地图;
    2. 调猪记录;
    3. 治疗记录;
    4. 死亡记录;
    5. 温度记录;
    6. 遗传疾患记录表;
    7. 转群称重记录;
    8. 种猪肥猪存栏报表及各项供给计划表;
    9. 日报.
   (二). 记录要求
    1. 严格按表格各项要求填写: 如日期 1996-256/96.9.13;
    2. 字迹工整、整齐;
    3. 记录准确无误;
 4. 记录要及时详尽.

八. 猪群保健与疾病治疗
   (一).
   1. 猪只断奶 转群对猪只是个很大的应激, 此时不要乱哄乱赶, 更不要打猪;
   2. 猪只转群后, 饲料的变更也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所以断奶后一周内育仔舍工作人员应饲喂产房补料, 几天后, 搀和育仔舍仔猪料混合饲喂, 做好过渡期的饲喂, 同时要将料撒在地面上吸引猪只, 增强食欲;
   3. 每日仔细观察每圈内的每头猪;
   4. 对不正常的猪只及时给予治疗.
   (二). 免疫程序
   (三). 常见病及治疗方法:
   1. 脱肛治疗程序
   1) 准备消毒后的针和缝合线、消炎粉等;
   2) 将脱落部分重新塞进肛门, 捏住肛门;
   3) 对角缝合肛门, 碘酊消毒, 消炎.
   2. 开脓包治疗程序
   1) 准备器械及药品: 手术刀、镊子、50毫升注射器、20毫升注射器、5%碘酊、75%酒精、5%过氧乙酸、消炎粉、注射用水等;
   2) 选择切口部位, 在脓包最下方开刀(便于脓汁流出), 剪毛, 涂抹碘酊, 消毒;
   3) 用镊子夹含5%碘酊的棉球, 深入脓囊内, 顺时针旋转, 然后用过氧乙酸注入脓囊, 充满后, 挤出泡沫, 然后用注射用水冲洗, 撒消炎粉.
   3. 下痢
   1) 单纯性下痢 痢菌净 10毫升/次, 2次/天, 连用2-3天;
   2) 综合性下痢 外观消毒, 背毛粗糙, 食欲不振, 粪便常为深黑色 氯霉素 1毫升/10公斤体重 2次/天, 1-3天. 氟败酸 1克/公斤饲料, 混匀.

猪场疫病防制建议措施

第一部分  防疫措施
为了保证猪群的健康发展和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种猪场的声誉,特制定如下防疫措施:
       一、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八字方针,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圈舍及周围的环境卫生,以增强猪的体质,同时还要防止病从“口”入,修好猪场的防疫围墙,种植好猪场周围及各小区间的防疫林木。
       二、 外来人员禁止入内,并谢绝参观。若生产或业务必需,经消毒后在接待室等候,但可以借助录像了解情况。若系生产需要(如专家指导)也必须参照生产人员入场时的消毒程序消毒后入场。
       三、 凡进入猪场的人员,无论是进入生产区或生活区,一律先经过猪场大门口进行脚踏消毒池(垫)、消毒液洗手、紫外线照射5分钟后方可入内。
       四、 所有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坚持“三踩一更”的消毒制度。即:场区门前踏3%的火碱池、更衣室更衣、消毒液冼手、生产区门前消毒池及各猪舍门前消毒(盆)消毒后方可入内。条件具备时要先沐浴再更衣再消毒才能入内。
  五、 所有进出猪舍的人员,无论是进还是出,均需脚踏消毒池(盆)。  
  六、 外来车辆严禁入内。若生产或业务必需,车身经过全面消毒后方可入内。本场生产区使用的车辆、用具,一律不得外出,更不得私用。
  七、 本场人员的自行车一律放在非生产区有入口处的停车棚中存放。  
  八、    本场送猪的人员和车辆,必须经过全面消毒后方可回场。
 九、 饲养人员除工作需要外,一律不准区窜棚,工具不得互相借用。
 十 、任何人不准带饭,更不能将生肉及含肉制品的食物带入场内。场内职工和食堂均不得从市场购肉,吃肉问题由场内宰杀健猪供给解决。
   十一、 严禁场内养猫养狗,职工不得将宠物带入场内。
     十二、 常年定期灭鼠,及时消灭蚊蝇,以防疾病传播。
  十三、  认真做好消毒工作。
     1、 全场大消毒每周进行一次,遇到疫情时适当增加消毒次数。
     2、空圈消毒:对空圈尽可能进行全进全出式消毒,若不能进行全进全出消毒,那怕是进行小范围的全进全出也可。空圈一般先用清水冲刷后再用2%的火碱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空圈5-7天后再进猪。
     3、产房消毒:对产房采取全进全出式消毒。先将产床浸泡-冲冼干净,然后再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熏蒸消毒。仔猪培育室消毒与产房同。
    4、母猪的消毒:用0.2-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十四  运送饲料的包装袋,必须经过回收消毒后方可再利用,以防止污染饲料。
       十五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若确系需要引种,必须经过隔离45天之后确认无病、并注射疫苗后方可调入生产区。
     十六  做好猪只的免疫接种工作。不使用过期失效、不真空的疫苗。同时做好相应的记录:如批号、产地、注苗时间、注射头数
     十七  兽医及饲养人员必须认真地观察猪只的采食情况,发现病猪及时治疗。对死亡的病猪要及时地解剖并做好相应的记录,以便分析。
     十八  兽医人员及技术人员使用的器械如:耳号钳、注射器、针头等要经过严格的消毒后方可使用。
  十九  当某种疾病在本地区或本场流行时,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必要时上报主管部门,采取隔离封锁措施。
第二部分  猪群的免疫
   一    购入的种猪:由健康猪场引进,隔离45天后确认无病后注射猪瘟、丹毒、肺疫疫苗。
   二    后备种猪:在配种前半个月以前,注细小病毒苗及乙脑疫苗。
   三    妊娠母猪:分娩前40天、15天各注大肠杆菌三价苗2ml;若场内或场周围有红痢发生,还需于产前30天、15天左右注射仔猪红痢苗各一次。冬季还要注射猪的传染性胃肠炎疫苗。方法同大肠杆菌苗。
   四    仔猪的免疫:对仔猪的猪瘟苗采取超免为主,20天,63天免疫为辅的方法。对超免的仔猪,还需63天再注一次。下网的同时,注丹毒、肺疫。
   五    空怀母猪:于每次断奶前注射猪瘟、丹毒、肺疫苗一次。
   六    种公猪:每半年注猪瘟、丹毒、肺疫苗一次。
   七    五号病疫苗视情况每年2-3次,但要保证存栏猪均在免疫状态。    
  第三部分     猪群保健日程表

news01.jpg

仔猪饲养管理操作规程

(仔猪饲养管理的目标是:使每一头仔猪都吃上初乳,想方设法提高仔猪成活。)
一、哺乳仔猪
   ⑴出生仔猪3_5天内要人工辅助固定奶头,每隔1.5小时放奶一次,弱小仔猪固定在前面2_3对奶头。
   ⑵仔猪在寄入寄出时,要考虑三个原则。    “下寄”原则,即出生早的往出生晚的窝中寄出; “一致”原则,寄出的猪要与带养猪中仔猪个体重大小基本一致; “适当”原则,带养母猪所带仔猪头数要适当。
   ⑶仔猪生后3天补水,4天要补料诱食。仔猪料要采取勤添少给的办法,严格管理,避免浪费。
   ⑷不留种小公猪18日龄去势。
   ⑸要保证补饲槽的清洁卫生。
   ⑹出生后28_35天时断奶, 主要依据仔猪的个体重和认食情况、母猪体况进行。断奶后原窝转入仔猪培育室饲养。
二、断奶仔猪
   ⑺断奶仔猪要防止应激产生的拉稀,采取有效措施。饲料采用跨阶段料或逐渐过渡,冬季要尽可能保证仔猪培育室气温与产房一致,并减小昼夜温差。
   ⑻在饲喂上采取前10天先控制,而后自由采食的办法;乳猪料每头6公斤,仔猪料不定量。
   ⑼发生拉稀要积极地对症治疗。
   ⑽仔猪70日龄转群后,要对圈舍进行清刷消毒,然后备用。
三、其他要求
   ⑾仔猪死亡要做好记录(填写仔猪死亡记录表)。
   ⑿注意观察舍内温度变化,并做记录。
   ⒀做好仔猪出生15天后的气喘病的免疫和断奶后转群前的五号病

断奶后仔猪腹泻的防治


现在国内外广泛采用21、28、35天断奶,以缩短母猪哺乳期,提高母猪年产窝数,提高母猪生产性能。但是由于过早断奶使仔猪死亡率大大提高,病死率达10-70%,致使仔猪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断奶后仔猪腹泻。

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原因:
⒈断奶应激:这种应激包括三方面,一是由于母与仔分离而引起的心理应激,一是由于饲料状态的改变(由母乳到干饲料)而引起的营养应激,另一种是由分栏造成的环境应激,这三方面主要表现为饲料状态改变而引起的营养应激。
⒉免疫抑制:仔猪免疫机制不健全,肠道免疫系统不完善,会对饲料蛋白产生免疫反应。
⒊消化酶活性降低,随着年龄增长,消化酶活性增高,但断奶这一诱因使消化酶活性在断奶后1-2周才开始上升。
⒋消化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对蛋白消化不好,由胃内酸度太低引起。
⒌胃肠道菌群变化:停乳会使乳糖降低,胃酸度降低,蛋白消化不全,正常菌群遭到破坏,致使致病菌繁殖。

预防断奶仔猪腹泻,应针对以上诱因进行预防,主要措施如下:

⒈减少断奶应激
①早补料,7日龄开始补颗粒料,使消化道逐步适应固体料。 ②逐步断奶,断奶前1-5天减少哺乳次数,最后两天夜间将母猪移舍,以减少心理应激。
③断奶移母留子,以减少换圈而引起的环境应激。
⒉降低日粮蛋白水平,补铁(出生后2-3天肌肉注射左旋糖酐铁)。
⒊应用酸化剂,提高仔猪胃肠酸度,可用1%乳酸饮水,或饲料中添加1%、1.5%柠檬酸。
⒋应用酶制剂,在1-5周添加胃蛋白酶。
⒌应用乳清粉,25日断奶时可使用8%乳清粉。
⒍砷制剂,在饲料中添加60毫克/千克饲料对氨基苯砷酸。
⒎药物预防:常用药物如杆菌肽锌、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痢特灵、喹乙醇、磺胺类药物。

对于断奶后腹泻也可采用限水、限饲方法来控制,一旦发生腹泻可用下列方法治疗:
⒈口服补液盐(ORS)
25克ORS加1000-1500毫升水配成溶液
轻度脱水:50-80毫升/千克体重
中度脱水:80-100毫升/千克体重
重度脱水:100-130毫升/千克体重
总液量在4-8小时内补完。
⒉使用抗生素
可用呋喃唑酮、氟哌酸、庆大霉素、链霉素、新霉素、金霉素、喹乙醇等。

猪水肿病的防治


猪水肿病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毒血症。断奶前后仔猪多发。以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和麻痹,胃壁和肠系膜显著水肿为特征。本病发病率不高,死亡率很高。

⒈流行特点
易感动物:断奶不久的仔猪常发。体格健壮,生长快的仔猪最为常见。发生过仔猪黄痢的仔猪一般不发生。
传染源:主要为带菌母猪和感染的仔猪。
传播途径:由粪便排出病菌,污染饲料和饮水,通过消化道感染。
⒉临诊症状
突然发病,体温不高,四肢无力,共济失调。病猪常见脸部、眼睑水肿,重者延至颜面、颈部、头部变“胖”。
⒊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是水肿。胃壁、结肠肠系膜、眼睑和面部以下以及颌下淋巴结水肿。胃粘膜潮红,有时出血;胃底区粘膜下有厚层的透明有时带血的胶冻样水肿物浸润。
⒋防治
①妊娠母猪产前30天肌注猪水肿灭活疫苗2毫升。仔猪21日龄注射猪水肿灭活苗2毫升。
②保持猪舍干燥,料槽、水槽每天清刷,圈舍每天清扫,每周带猪消毒2次。
③保温,断奶前后仔猪对寒冷非常敏感,因体内脂肪少,调节体温能力差,因此要根据猪只日龄的大小提供猪只所需温度,一般以19℃--24℃最为适宜。同时要防止贼风的侵袭,否则温度再高也无济于事。
④提早补料,训练采食,断奶不要太突然,不要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养方法,饲料用量要逐渐增加,断奶后15天内要限饲,日喂量控制在正常采食量的70-80%,同时控制饮水。
⑤不要喂单一或过于浓厚的饲料,要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饲料,饲料内可添加氯霉素、土霉素、新霉素,按5-15毫克/千克体重添加可预防本病的发生。
⑥在断奶前20日和断奶当天各注射1次亚硒酸钠可预防本病的发生,0.1%的亚硒酸钠按每千克体重1-1.5毫升颈部肌肉注射。
 ⑦一旦发生本病可紧急大剂量注射猪水肿病灭活苗,剂量为6-8毫升,同时饲喂抗菌药物如氯霉素、新霉素等。也可口服利尿素。

免疫程序


养猪场主要传染病免疫程序和寄生虫病控制程序主要传染病免疫程序

一、猪瘟
种公猪:每年春秋季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各免疫接种一次。
种母猪:于产前30天免疫接种一次,或春、秋各免疫接种一次。
仔猪:20日龄、70日龄各免疫接种一次,或仔猪出生后不吃初乳前立即用猪瘟兔化弱毒苗接种一次,免后两小时可哺乳(即常称的乳前免疫或超免)。
备种猪:产前1个月免疫接种一次;选留种用立即免疫接种一次。
二、猪丹毒、猪肺疫
种猪:春、秋两季分别用猪丹毒、猪肺疫疫苗免疫接种一次。
仔猪:断奶后上网时分别用猪丹毒和猪肺疫菌苗免疫一次,70日龄分别用猪丹毒和猪肺疫菌苗免疫一次。有条件的猪场,也可不注射这两种菌苗。

三、仔猪副伤寒
仔猪断奶上网时(30—35日龄)口服或注射一头份仔猪副伤寒菌苗,有条件的猪场,仔猪也可不注射。
四、仔猪大肠杆菌病
妊娠母猪于产前40-42天和15-20天分别用大肠杆菌腹泻菌
(K88、K99、987P)免疫接种一次。
五、仔猪红痢病
妊娠母猪于产前30天和产前15天分别用红痢菌苗免疫接种一次。
六、猪细小病毒病
种公猪、种母猪:每年用猪细小病毒疫苗免疫一次。
后备母、公猪:配种前一个月免疫接种一次。
七、猪气喘病
种猪:成年猪每年用猪气喘病弱毒菌苗免疫接种一次(右侧胸腔注射)。
仔猪:7—15日龄免疫一次。
后备种猪:配种前再免疫一次。
八、猪乙型脑炎
种猪、后备母猪在蚊蝇季节到来之前(4-5月)用乙型脑炎弱毒苗免疫一次。
九、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公猪、母猪:春秋两季各注射一次。
仔猪:70日龄注射一次。

寄生虫控制程序

一、   药物选择
应选择高效、安全、广谱的抗寄生虫药,伊维菌素和爱比菌素的各种制剂为首选药物。
二、常见蠕虫和外寄生虫的控制程序
首次执行本寄生虫控制程序的猪场,应首先对全场猪只进行彻底驱虫。
对怀孕母猪于产前功尽弃1—4周内用一次抗寄生虫药。
对公猪每年至少用药二次,但对外寄生虫感染严重则用药4—6次。
所有仔猪转群前一次。
后备母猪在配种前用一次。
新购进猪只用爱比菌素或伊维菌素治疗二次后(每次间隔10—14天)并隔离饲养30天才能和其它猪只并群饲养。

养猪技术问答


养猪技术问答
一、配种失败的原因
二、母猪产死胎的原因
三、仔猪黄白痢的预防方法
四、如何解决母猪产后食欲不振
五、如何防治水肿病?
六、母猪无奶和奶少怎麽办?
七、喘气病的防治措施
八、猪场引种的注意事项
九、免疫失败的原因
十、消毒注意事项
十一、初产母猪不发情问题

一、配种失败的原因
1、配种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公猪原因、母猪原因和饲养管理原因等。
公猪原因:公猪精液中无精子或精子密度太低;精子密度高但畸形发生率很高;精子活力低于60%,公猪精液没有问题但阴茎太短等。
母猪原因:母猪发情不排卵,如处于初情期的后备母猪,初产断奶母猪,经产母猪产仔后并窝或提前断奶。
饲养管理问题:配种员发情观察不准确,配种不适时。
其它原因。
2、解决措施:根据原因逐项检查,找出原因加以解决。

二、母猪产死胎的原因
①配种时间不适当。精子或卵子较弱,虽然能受精但受精卵的生活力低,容易早期死亡被母体吸收形成化胎。
②高度近亲繁殖使胚胎生活力降低,形成死胎或畸形。
③母猪饲料营养不全,特别是缺乏蛋白质,维生素A、D和E,钙和磷等容易引起死胎。
④饲喂发霉变质、有毒有害、有刺激性的饲料。冬季喂冰冻饲料容易发生流产。
⑤母猪喂养过肥容易形成死胎。
⑥对母猪管理不当,如鞭打、急追猛赶,使母猪跨越壕沟或其他障碍,母猪相互咬架或进出窄小的猪圈门时互相拥挤 等都可能造成母猪流产。
⑦某些疾病如乙型脑炎、细小病毒、高烧和兰耳病等可引起死胎或流产。
防止胚胎死亡措施
①妊娠母猪的饲料要好,营养要全。尤其应注意供给足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要把母猪养地过肥。
②不要喂发霉变质、有毒有害、有刺激性和冰冻的饲料。
③妊娠后期可增加饲喂次数,每次给量不宜过多,避免胃肠内容物过多而压挤胎儿。产前应给母猪减料。
④防止母猪咬斗、跳圈和滑倒等,不能迫赶或鞭打母猪夏季防暑冬季保暖防冻。
⑤应有计划配种,防止近亲繁殖。要掌握好发情规律,做到适时配种。
⑥做好乙脑、细小病毒、蓝耳病、伪狂犬病等疫苗的预防注射。

三、仔猪黄白痢的预防方法
黄白痢的一般表现:黄痢一般出生12小时后,一窝仔猪相继发病,拉黄色糊状或稀便,其中含小块凝乳块,身体虚弱,进而脱水、昏迷而死。
白痢的一般表现:病猪最初只是拉白色或灰白色,有腥臭的糊状便,精神、食欲尚好。
预防方法:
n母猪做好疫苗:大肠杆菌(K88、K99、K987P、F41基因工程苗)、红痢苗(A、C二联苗);n作好圈舍的卫生,保暖,干燥;n母猪的卫生清洁,体内外的净化;n仔猪及时吃到初乳;n注意仔猪的补铁,补硒,VE和水;n定期经常消毒;n仔猪可口服抗生素、益生素;n选择优质乳猪料。
治疗:1、一般情况下可选用氯霉素,每头仔猪注射1-1.5毫升,一日两次,连用2天;庆大霉素,每头仔猪注射2万单位,每天1次,连用2-3天;痢菌净按每公斤体重10-25毫克口服,每日两次,连用2-3天;亦可选用吡哌酸、氟派酸、痢特灵及磺胺类药物。
2、近年来用活菌制剂预防仔猪下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如促菌生:作预防用时,在仔猪出生后未服初乳前服用,每头1-2克,只喂1次,治疗时每头1-2克,每天1次,连服2-3天;调痢生(8501活菌制剂):治疗仔猪黄白痢有显著效果。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克剂量口服,每天1次,连服2天。应该注意,在给猪投服活菌制剂前后应禁用抗菌药物。

四、如何解决母猪产后食欲不振
母猪产后食欲不振的表现:厌食,不愿喂奶,精神不振。
解决办法:
一种可能是产道感染,用青链霉素消炎,一天两次,直到好为止;
第二种是健胃,用人工盐,如不好,用健胃散,二天。用新鲜的青菜辅助治疗。
洗子宫:用0.1%的高锰酸钾水或0.02%新洁尔灭向子宫内注入青链霉素。同时注射青霉素。
预防方法:产后当天注射长效土霉素、得米先、速解灵等预防。

五、如何防治水肿病?
猪水肿病是断奶仔猪常发生的疫病,一般在断奶后1-2周发生,主要是由饲料突变或断奶后喂大量精饲料引起,症状:本病多发生于体格强壮者,突然发病。病猪前腿卧地,后肢站立,口吐白沫,叫声嘶哑、跳跃,眼睑肿胀,或行走不稳,或转圈,或倒地四肢划动,前额因皮下水肿而呈阶梯状,病程数小时到1-2天。
防治:加强哺乳期和断奶后的仔猪饲养管理工作。特别应注意哺乳仔猪的补料要适时,断奶后的饲料更换应有个过程,切忌饲料的突然改变、饲料的单一和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同时,对产房和仔猪舍要保持清洁干燥。促进仔猪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是预防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在缺硒地区,要注意硒和维生素E的添加。
当猪只发病后,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治疗和预防。在饲料方面应立即调整或更换,并适量添加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病猪和同群猪应及时补硒,对减少发病,促进病猪痊愈有一定作用。对病猪和适龄猪只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进行防治,如链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磺胺5甲氧嘧啶,磺胺6氧嘧啶、复方新诺明等大肠杆菌敏感的药物。据报道,在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同时,配合使用地塞米松可获满意效果。此外对病猪还可应用盐类缓泻剂,通便,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对治疗也可起到积极作用。
六、母猪无奶和奶少怎麽办?
本病是母猪产仔后几天之内缺乳或无乳的一种病态。
诊断要点:
(1)可见仔猪吃奶次数增加但吃不饱,常追着母猪吮乳,吃不到奶而饥饿嘶叫,有的叼住乳头不放,大多数仔猪很快消瘦,有的下痢或死亡。
(2)多数母猪产后吃喝、精神、体温皆正常,乳房外观也无明显异常变化,用手挤乳量很少或乳汁稀薄或挤不出乳汁。

防治方法
(1)要科学合理的饲养还管理好妊娠母猪,防止过瘦或过肥,尤其要防止便秘和产后不食:
a)必须保证母猪全价的配合日粮,一般在怀孕初、中期喂日粮1.8-2.2公斤,后期(产前一个月)喂3-3.5公斤,辅以青割牧草青菜,或苜蓿草粉等青绿饲料。
b)清洗和消毒母猪,临产前一周先清洗后选用0.1%高锰酸钾液或新洁尔灭或次氯酸纳给母猪消毒,尤其是其乳房、腹侧和臀部。然后进入清洁消毒过的产房。母猪进入产房后,每天减少0.5公斤日粮,临产的当天不要喂精料,饮适量麸皮汤(加少量盐)。产后,再清洗和消毒母猪的乳房、腹侧和臀部,尤其并要按摩乳房,把每个乳头的第一、二把的奶挤掉。产后的第1-2天可饮适量麸皮汤(加少量盐),每天喂3-5次,防止过食,多喂青绿牧草,产后第三天在逐渐增加配合全价日粮至5-6公斤,宜喂生湿料。
(2)产前一个月和产后当日,给母猪各肌注1次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每毫升含亚硒酸钠1毫克,维生素E50单位)10毫升。
(3)产后当天喂服促乳灵。
(4)在产仔猪期间或产后,可肌注垂体后叶素10-30单位,用药后15分钟,再把隔离的乳猪放回来,让乳猪吃奶。此药可每小时注射1次,一般3-5次即可见效。
(5)青年母猪生产仔猪后异常兴奋,也可引起缺乳或无乳,需要肌注安痛定注射液10-20毫升,或安乃近10毫升。
(6)母猪产后1-2天内,肌注2毫升律胎素,可防治三联症(子宫炎、乳房炎及少乳症)。
(7)中药方剂:
n         红糖200克,黄酒250克,鸡蛋1个,拌入饲料内喂猪,连喂3—4天。
n         王不留行、党参、熟地各55克,穿山甲、黄芪各45克,通草35克,水煎灌服。

七、喘气病的防治措施
1、林可霉素每公斤体重50毫克,每天注射1次,连用5天为一疗程,可获得满意的效果。该药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小,毒性低等优点。
2、口服泰妙菌素,预防用每公斤体重50毫克,拌料口服,连服2周。治疗用每公斤体重100毫克,拌料连服2周。部分治疗猪在停药后有复发,部分猪仍会带菌。
3、发生本病的猪群:母猪产前10-20天至仔猪断奶;所生仔猪自开食至断奶,每天在饲料中拌入土霉素碱(按50毫克/公斤),早晚两次,同时以90ppm的支原净水溶液供产仔母猪和仔猪饮用;仔猪断奶后继续饮用10天;同时需结合猪体与猪舍环境消毒。此法能有效地控制猪气喘病的传播。
 除药物防治外,还可做疫苗预防(中国兽药监察所猪气喘病兔化弱毒冻干苗)。

八、猪场引种的注意事项
1、引种前应做的准备工作:疫病情况调查、种猪性能调查、做好隔离舍的准备工作,猪场应设隔离舍,要求距离生产区最好300米以上距离,在种猪到猪场前7~30天对隔离舍及用具进行多次严格的消毒。
2、选种是应注意的问题
2.1  种猪要求健康、无任何临床病征和遗传疾患(如脐疝、瞎乳头等),营养状况良好,发育正常,四肢要求结合合理、健康有力,体形外貌符合品种特征和本场自身要求,耳号清晰,纯种猪应打上耳牌,以便标识。种公猪要求活泼好动,睾丸发育匀称,包皮没有较多的积液,成年公猪最好选择见到母猪能主动爬跨、猪嘴含有大量白沫、性欲旺盛的公猪。种母猪生殖器官要求发育正常,阴户不能过小和上翘,应选择阴户较大且松弛下垂的个体,有效乳头应不底于6对,分布均匀对称,四肢要求有力且结构良好。
2.2   种猪场应尽量满足用户的要求,设专用销售观察室供顾客挑选,确保种猪质量和维护顾客利益。
2.3   要求供种场提供免疫程序及所购买的种猪免疫接种情况,并注明各种疫苗注射的日期。种公猪最好能经测定后出售,并附测定资料和种猪三代系谱。
2.4   销售种猪必须经本场兽医临床检查无猪瘟、萎鼻、布氏杆菌病等病症,并由兽医检疫部门出具检疫合格证方可准予出售。
3  种猪运输时应注意的问题
3.1  最好不使用运输商品猪的外来车辆装运种猪。在运输种猪前24小时内,应使用高效的消毒剂对车辆和用具进行两次以上的严格消毒,最好能空置一天后装猪,在装猪前再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剂彻底消毒一次,并开具消毒证。
3.2  在运输过程中应想方设法减少种猪应激和肢蹄损伤,避免在运输途中死亡和感染疫病。要求供种场提前2-3小时对准备运输的种猪停止投喂饲料。赶猪上车不能太急,注意保护种猪的肢蹄,装猪结束后应固定好车门。
3.3  长途运输的车辆,车厢最好能铺上垫料,冬天可铺上稻草、稻壳、木屑,夏天铺上细沙,以降低种猪肢蹄损伤的可能性;所装载猪只的数量不要过多,装的太密会引起挤压而导致种猪死亡;运载种猪的车厢面积应为猪只纵向表面积的1.5倍;最好将车厢隔成若干个隔栏,安排4-6头猪为一个隔栏,隔栏最好用平滑的水泥管制成,避免刮伤种猪,达到性成熟的公猪应单独隔开,并喷洒带有较浓气味的消毒药(如复合酚),以免公猪间相互打架。
3.4   长途运输的种猪,应对每头种猪按1ml/10kg注射长效抗生素,以防止猪群途中感染细菌性疾病;对临床表现特别兴奋的种猪,可注射适量的镇静针剂。
3.5   长途运输的运猪车应尽量行驶高速公路,以避免塞车,每辆车应配备两名驾驶员交替开车,行驶过程应尽量避免急刹车;途中应注意选择没有其他运载动物车辆的地点就餐,绝不能与其他装运猪只的车辆一起停放;随车应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和药品,如绳子、铁线、钳子、抗生素、阵痛退热以及镇静剂等。
3.6冬季要注意保暖,夏季要注意重视防暑,尽量避免在酷暑期装运种猪,夏天运种猪应避免在炎热的中午装猪,可在早晨和傍晚装运;途中应注意经常供给引水,有条件可准备西瓜供种猪采食,防止种猪中暑,并寻找可靠水源为种猪淋水降温,一般日淋水3-6次。
3.7  运猪车辆应备有汽车帆布,若遇有烈日或暴风雨时,应将帆布遮与车顶上面,防止烈日直射和暴风雨袭击种猪,车厢两边的蓬布应挂起,以便通风散热;冬季帆布应挂在车厢前上方以便挡风保暖。
3.8  长途运输可先配制一些电解质溶液,同时加上奶粉,在路上供种猪饮用。运输途中要适时停歇,检查有无病猪只,大量运输时最好准备一辆备用车,以免运猪车出现故障,停留时间太长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9应注意观察猪群,如出现呼吸急促、体温升高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注射抗生素和阵痛退热针剂,并用温度较底的清水冲洗猪身降温,必要时可采取耳尖放血疗法。
4  种猪到场后应做的事情
4.1  新引进的种猪,应先饲养在隔离舍,而不能直接转进猪场生产区,因为这样做可能带来新的疫病,或者由不同菌株引发相同疾病。
4.2  种猪到达目的地后,立即对卸猪台、车辆、猪体及卸车周围地面进行消毒,然后将种猪卸下,按大小、公母进行分群饲养,有损伤、脱肛等情况的种猪应立即隔开单栏饲养,并及时治疗处理。
4.3  先给种猪提供饮水,休息6-12小时后方可供给少量饲料,第二天开始可逐渐增加饲喂量,5天后才恢复正常饲喂量。种猪到猪场后的第二周,由于疲劳家上环境的变化,机体对疫病的抵抗力灰降低,饲养管理上应注意尽量减少应激,可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用泰妙菌素50mg/kg、金霉素150mg/kg)和多种维生素,使种猪尽快恢复正常状态。
4.4   隔离与观察:种猪到场后必须在隔离舍隔离饲养30-45天,严格检疫。特别是对布氏杆菌、伪狂犬病(PR)等疫病要特别重视,须采血经有关兽医检验部门检测,确认没有细菌感染阳性和病毒野毒感染,并监测猪瘟、口蹄疫等抗体情况。
4.5   种猪到场一周开始,应按本场的免疫程序接种猪瘟等各类疫苗,7月龄的后备猪在此期间可做一些引起繁殖障碍疾病的防疫注射,如细小病毒病、乙脑脑炎疫苗等。
4.6   种猪在隔离期内,接种完各种疫苗后,应进行一次全面躯虫、可使用多拉霉素或长效伊维菌素等广普驱虫剂按1ml/33kg皮下注射进行驱虫,使其能充分发挥生产潜能。
   隔离期结束后,对该批种猪进行体表消毒,再转入生产区投入正常生产。

九、免疫失败的原因
免疫是控制传染病的手段,有些猪群经免疫接种后却不能抵御相应疫病的流行,旧病常发,新病迭出,造成免疫失败。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实际工作中应全面考虑。
1、  母源抗体的影响
2、  疫苗的质量:疫苗保存不当或疫苗过期。
3、  疫苗选择不当:在疫病严重流行地区,仅选用安全性好但免疫力较差的疫苗品系。有的疫苗有几个不同的品系,不同的品系毒力不同,若首免时选用独立较强的品系,不但起不到免疫保护作用,而且接种后还会引起发病,导致免疫失败。
4、  疫苗使用不当
稀释剂选择不当:多数疫苗稀释时可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个别疫苗需用专用稀释剂。若需用专用稀释剂的疫苗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稀释,则疫苗的效价就会降低,甚至完全失效。
用活疫苗免疫的同时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会影响免疫力的产生:表现为用疫苗的同时引用消毒水;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类药物;紧急免疫的同时用抗生素药物进行防治。
盲目联合应用疫苗:主要表现为在同一时间内不同的途径接种几种不同的疫苗。
免疫剂量不准:免疫剂量原则上必须按照说明书剂量为准,量不足不能激发肌体的免疫反应,量太多会产生免疫麻痹而使免疫力受到抑制。
免疫途径不当:免疫接种的途径取决于病原体的性质及侵入途径。
疫苗稀释后使用的时间过长:从零下几十度的冰箱中取出的冻干苗应放置一段时间,尽可能缩小与稀释剂的温差,以免由于温度骤升使疫苗中致弱的微生物夭折。疫苗稀释后要在30—60分钟内用完。根据试验,疫苗稀释后使用的时间与免疫力的产生的保护率存在负相关性,已知多数疫苗稀释的时间超过3小时再接种,对肌体的保护率为零。
免疫接种工作不够细:例如采用饮水免疫时饮水不足,进行疫苗稀释时计算错误或稀释不均匀,没有把应接种的猪只全部接种。
5、  早期感染:接种时猪群内已潜伏强度病原微生物,或由于接种人员及接种用具消毒不严带入强毒病原微生物。
6、  应激及免疫抑制因素的影响:饥饿、寒冷、过热、拥挤等不良因素的刺激,能抑制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而导致疫苗免疫保护力下降。
7、  血清型不同:有的病原微生物有多个血清型,如果疫苗的血清与感染的病毒或细菌血清不同,则免疫后起不到保护作用。
   8、  超强毒株感染

十、消毒注意事项
1 消毒剂
消毒剂要选择对人和猪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不会在猪体内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剂。
2 消毒方法
2.1 喷雾消毒
用一定浓度的次氯酸盐、有机碘混合物、过氧乙酸、新洁尔灭等,用喷雾装置进行喷雾消毒,主要用于猪舍清洗完毕后的喷洒消毒、带猪消毒、猪场道路和周围、进入场区的车辆。
2.2 浸液消毒
用一定浓度的新洁尔灭、有机碘混合物或煤酚的水溶液,进行洗手、洗工作服或胶靴。
2.3 熏蒸消毒
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40%甲醛溶液)42ml、高锰酸钾21g,21℃以上温度、70%以上相对湿度,封闭熏蒸24h。甲醛熏蒸猪舍应在进猪前进行。
2.4 紫外线消毒
   在猪场入口、更衣室,用紫外线灯照射,可以起到杀菌效果。
2.5 喷撒消毒
在猪舍周围、入口、产床和培育床下面撒生石灰或火碱可以杀死大量细菌或病毒。
2.6 火焰消毒
用酒精、汽油、柴油、液化气喷灯,在猪栏、猪床猪只经常接触的地方,用火焰依次瞬间喷射,对产房、培育舍使用效果更好。
3 消毒制度
3.1 环境消毒
猪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消毒或撒生石灰1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在大门口、猪舍入口设消毒池,注意定期更换消毒液。
3.2 人员消毒
工作人每次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猪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
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生产区时,要洗澡,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
3.3 猪舍消毒
每批猪只调出后,要彻底清扫干净,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
3.4 用具消毒
定期对保温箱、补料糟、饲料车、料箱、针管等进行消毒,可用0.1%新洁尔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然后在密闭的室内进行熏蒸。
3.5 带猪消毒
定期进行带猪消毒,有利于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可用于带猪消毒的消毒药有:0.1%新洁尔灭,0.3%过氧乙酸,0.1%次氯酸钠。
   消毒时注意安全,以免出现问题。

十一、初产母猪不发情问题
初情期迟缓:生长发育正常的大型后备母猪,若达7月龄后仍未见发情的,即可视为初情期迟缓。
原因①卵巢发育不全②异性刺激不够:猪的初情期早晚除遗传因素决定外,同时与后备母猪开始接触公猪的时间有关系。③饲养管理不当:后备母猪在培育期间由于营养水平过低或过高,造成母猪体况过瘦或过肥都会影响其性成熟的正常到来。有些体况虽为正常,但在前期饲养中,饲料中长期缺乏维生素E、生物素等养分,性腺发育受到抑制,性成熟会延期到来。再者,每圈饲养4—6头为宜,单圈饲养1头对母猪的发情有不利影响。过分拥挤及频繁打斗可导致初情期延迟。④安静发情:个别青年母猪已经达到性成熟年龄,体内卵巢活动及卵泡发育也正常,却迟迟不表现发情症状或在公猪存在时不表现站立反射。这种现象叫安静发情或微弱发情。微弱发情可采取一定措施,母猪可以受孕。这种情况品种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引进猪种及培育猪种,发情表现不明显,尤其后备母猪。
防治
对发情迟缓的母猪,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①营养调控:体况瘦弱的母猪应加强营养,短期优饲,补喂优质青绿饲料,使其尽快达到7—8成膘;对过肥母猪实行限饲,多运动少给料,直到恢复种用体况。
②管理措施:对母猪进行调圈处理。公猪刺激。过肥母猪进行饥饿处理,与以前饲料减半。
③激素诱导:对不发情后备母猪肌注800—1000单位孕马血清诱导发情和排卵,再注射600—800单位HCG可在3—5天内表现发情和卵泡成熟排卵。
④考虑遗传因素:采取多种措施,母猪在9—10月龄还不见初情期的,可能为遗传原因或其他原因,应及时淘汰,以免造成更多的损失。
母猪断奶后不发情(乏情):经产母猪断奶后的再发情,由于季节、天气、哺乳时间、哺乳头数、断奶时母猪的膘情、生殖器官恢复状态等不同,发情早晚也不同。特别是对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一般规律是:断奶后由于黄体的迅速退化,卵泡开始发育,到第3至第5日可见外阴部发红肿大,到第7日便可配种。夏季高温、高湿季节母猪断奶后再发情的时间稍有推迟,一般不超过断奶后第10天大部分猪便可配种。
异常情况:第10天以后仍不发情,考虑改善饲养管理。第15天以后仍不发情,应作不发情猪处理。如果我们不好确定,可以等候一个情期的时间。
   原因①年龄胎次:正常情况下,85%—90的经产母猪在断奶后7天表现发情。却只有60—70%的后备母猪在首次分娩后第一周发情。这就是全世界养猪业普通表现的二胎母猪不发情的现象。这一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后备母猪身体仍在发育中,按体重来讲,没有完全达到体成熟;后备母猪在第一胎哺乳过程中,出现了过度哺育的现象,从而使母猪子宫恢复过程处长。与这一问题同时产生的还有另外一个问题。这就是二胎母猪产仔数降低。但如果采用激素的方法,这一问题可以得到解决。②气温与光照:高温:夏天环境温度达到30℃以上时,每日光照超过12小时对发情有抑制作用。③猪群大小:断奶后单独圈养的成年母猪发情率要比成群饲养的母猪高。④营养:引起乏情的最常见因素是能量不足。对母猪来讲,配种时的状况与哺乳期的饲养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哺乳期要使母猪体重损失控制在最低的水平,对后备母猪尤其如此。在哺乳期一周后,母猪应采取自由采食。夏天炎热季节,要保证猪的食欲。成群饲养的母猪,要对个别瘦弱母猪进行特别维护。⑤管理因素:在管理上,熟悉和掌握母猪的发情鉴定技术。有较好的配种设施。

(一)  预防 加强对母猪的管理。哺乳期的母猪,每天饲料需要量是2.5千克,再根据其仔猪头数的多少相应增加饲料,每头仔猪增加0.3千克饲料;或让母猪自由采食。断奶后母猪要根据体况合圈,体况差的合在一起。比较瘦弱母猪要单独饲养。 每天用试情公猪与母猪接触一次,促进母猪发情。 在母猪饲料中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或喂以青饲料补充维生素,可促进发情。 增加母猪运动和光照时间,避免母猪过于肥胖而不发情。 (二)  治疗 原则:根据正确的诊断结果,合理使用药物治疗。 对初产母猪,断奶后当天肌肉注射孕马血清1000—1500单位。经产母猪,经15天仍不发情母猪,注意观察发情,在21—23天仍看不见发情,根据膘情状态、体形大小,再行肌注孕马血清1000—1500单位,同时注射HCG500单位。

口蹄疫预防


猪口蹄疫的预防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有O型、A型、C型、Asia-1型、(亚洲1型)、SAT1(南非1型)、SAT2(南非2型)、SAT3(南非3型)等7个血清主型,每个主型内又有若干个亚型。不同血清型的病毒感染动物所表现的临床症状基本一致,主要是以患病动物的口、蹄部出现水泡性病症为特征。口蹄疫的特点是起病急、传播极为迅速、传播途径复杂、发病率高,发病率可达100%,仔猪常不见症状而猝死,严重时死亡率可达100%,且病毒多型易变,若不严加防范,极易形成大流行,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目前常使用的口蹄疫疫苗主要有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和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多肽2570+7309)。
由于猪O型口蹄疫灭活苗接种后猪只反应大,大多猪只接种后会出现体温升高、减食或停食1~2日,甚至造成部分怀孕母猪流产。虽然政府免费发放猪O型口蹄疫疫苗,但大多数养殖户不去防疫。这也给疫病流行带来了机会。
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在临床使用中所有免疫猪均无临床不良反应,即没有出现食欲减退、呕吐、体温升高等副作用,注射部位也无炎性反应。疫苗接种后对怀孕母猪的健康状况和妊娠没有影响,没有流产、早产、死胎和木乃伊胎等情况出现,所产仔猪都健康。可能政府发放占的比例很少,大多养猪户使用不上这种疫苗。
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口蹄疫免疫程序,我们建议使用以下程序:
1·仔猪40~45日龄首免,常规苗2毫升/头,合成肽苗1毫升/头。70~75日龄二免(必须加强一次)。
2·后备猪7月龄免疫,常规苗3毫升/头,合成肽苗2毫升/头。
2·妊娠母猪产前30~40天免疫,只能用合成肽苗2毫升/头。
4·种公猪常规苗每隔3个月免疫一次,3毫升/头。合成肽苗每隔6个月免疫一次,2毫升/头。
如不能把口蹄疫列人常规防疫,则每年3月份和10月份对整个猪群进行普防,参考以上防疫剂量。应注意以下几点:
1·妊娠母猪只能使用合成肽苗。
2·妊娠母猪配种1月内不能防疫。(影响胚胎附植)
3·临产母猪不能防疫。(产前10天,影响产乳)
4·产后2周内不能防疫。(影响泌乳)
5·首免猪应于4周后加强免疫1次。

济南新世纪民星饲料有限公司技术部
牛茂众   15910069502